博客年龄:18年9个月
访问:?
文章:2659篇

个人描述

QQ:8409873从事方向:农药剂型研发与工程化|高级工程师|简单介绍:本博客部分文章源于本站整理的技术资料,如果您对这些文章感兴趣,如需转载到其他地方,请给个本博客的链接!谢谢!有部分资料文献转载自互联网,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站某些内容有侵权之嫌,请立即通知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免责申明:本站已尽力确保所提供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我们不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呈述。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 各类新闻来源于网上搜集,不代表我们和任何单位的观点。根据网络惯例,在未申明版权所有权享有免责权。

聚乙烯醇PVA快速溶解与检验方法

2008-06-03 20:52 阅读(?)评论(0)

农药剂型博客:http://pesticide.blog.sohu.com/

作者:刘成满

     聚乙烯醇的应用面与使用量,最近几年在国内都得到迅速发展。纺织业随着纯棉织物高档化和化纤物比重的增加,上浆的要求越来越高,PVA的优异性能使它取得了主浆料之一的地位,目前我国用量最多的PVA品种仍是纺丝用完全醇解级1798~1799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溶解时间过长,耗汽量大,对PVA溶解程度还没有快速检测手段,如溶解不好,就会造成一系列质量问题。
    国外已经采用变性PVA上浆,如1749~1796等,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供浆纱用的PVA浆料生产厂,短时间内还不能改变使用完全醇解级PVA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PVA的经济效益和浆纱质量,有必要研究PVA的快速溶解和检测方法。本文仅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供参考。
    一、PVA难溶解的实质和原因
    1、目前溶解PVA的操作方法
    因PVA溶解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效果,所以各厂对溶解工作都比较重视,多采用高温煮沸和高速搅拌的溶解工艺。这一溶解方法的特点是投料之后很快就升温到溶解温度,溶解PVA的煮搅要2~3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使用要求。即使如此,溶液中仍常有PVA胶粒出现,影响质量,因此普遍感到PVA难溶解。
    2、PVA难溶解的实质是溶解不均匀
    为了研究解决PVA的溶解问题,我们首先观察分析了生产中PVA的全过程,结果发现,大部分絮状PVA中的小颗粒易被水浸润,在温度达到煮沸状态时,已能溶解成胶状流体,此时溶液中未溶解部分约占总量的10%左右,形状是玻璃状浓胶块和白心胶块,测其固体浓度在15~20%及以上。此种浓胶块尤其是白心胶块不经过长时间的煮搅不能溶解分散,使用中就是这些胶块(粒)造成各种质量问题。若将这些胶块从PVA溶液中分离出来,再放入水中煮沸15~30分钟就能溶解分散,这说明PVA难溶解问题,实质是某种原因造成的溶解不均匀。
    3、溶解不均匀的原因是没有充分的溶胀
    我国各维尼纶厂生产的完全醇解级PVA,多数为蓬松絮状物,其颗粒的大小和软硬程度差异很大,加之溶解方法不当,是造成不能均匀溶解的主要原因。
    为了搞清形成难溶胶块的原因,我们在试验室做了如下一组对比实验。试样是从车间使用的PVA中筛选较大的颗粒(体积0.3~0.8厘米3)若干备用。
    试验(一)、取20粒PVA颗粒投入已煮沸的400毫升水中,并继续煮沸,几秒钟后可见全部颗粒形成白心胶块,8分钟后白心消失变成玻璃状胶块,20分钟后溶解分散完毕。
    试验(二)、同样取20粒PVA投入已在水浴中加热至98℃以上,400毫升8%的PVA溶液中,并继续煮沸搅拌,全部PVA颗粒也很快形成白心胶块,到160分钟后,全部白心才能消失。
    试验(三)、将上述PVA颗粒,先放在60℃热水中充分的浸润溶胀,再分别取20粒投入试验(一)的水中和试验(二)PVA溶液中,5秒后全部白色消失,溶成玻璃状软胶体,一分钟内就全部稀释分散完毕。
    上述这组试验说明:由于PVA大颗粒在溶解之前未能充分地浸润溶胀,在溶解时形成极难溶解的胶块。由此证明,PVA能否均匀溶解的关键,是PVA颗粒在溶解之前能否吸足水分充分溶胀。
    4、PVA浓溶液的胶体性质,使溶液中的胶块极难溶解
    高聚物溶液的本质是真溶液,但由于分子量(或分子缠结后分子团)大,又能表现出某些胶体性质。PVA溶液是否为胶体,至今说法不一。为了判断PVA水溶液是否为胶体,我们对各种浓度的PVA溶液进行了丁达尔效应观察,结果发现:PVA固体浓度在3%以下时,丁达尔效应确实微弱不明显,浓度达8%,溶液中折射光带已非常清晰。这说明PVA水溶液浓度在3%以上时表现出胶体的性质。尤其在下述两方面表现明显。
    (1)PVA溶液是具有很高粘度的溶液,随着浓度的增加粘度也直线增加(如图1

图1  PVA—117聚合度1750醇解度98.5%

所示)。在浓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产生凝胶化(冻胶)现象。溶液中形成的胶块,其固体浓度均在15~20%以上,粘度高达1000厘泊以上,这样高浓、高粘的胶块,水分是很难渗透到胶块内部去的,因此胶块很难溶解分散。
    (2)上述试验(一)与(二)溶解时间的差异很大,其原因是8%的PVA溶液由 于分子缠结形成网状结构的类胶体(溶胶),在这种溶液中溶剂水分子运动受到限制,向胶块内部渗透就极慢(形成玻璃状浓胶块需更长时间才能溶解分散,因不易观察,未记时间)。
    由于上述原因,在溶液中PVA一旦形成胶块,就很难靠水分的渗透而达到溶解分散。
    二、PVA快速溶解的机理和方法
    1、PVA的溶解须经溶胀与分散两个阶段
    高聚物在溶解时高分子链向溶剂方向的扩散,因分子链长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溶剂分子则容易渗透到高聚物中去,因此高聚物的溶解过程一般要经过浸润——溶胀和溶解——分散两个阶2。PVA的溶解也应分两个阶段进行,目前溶解PVA的方法,只强调溶解阶段的煮搅时间,而没有充分浸润——溶胀的时间。
    2、浸润——溶胀条件的筛选
    为了确定完全醇解级PVA合理的浸润——溶胀条件,我们作了如下对比试验(表1)

浸润温度℃

排除气体 (厘米3

吸入水分
(毫升)

体积膨胀 (厘米3

滤液固体浓度 (%)

备    注

A    B    C

A    B    C

A    B    C

 

30

2.8  0.6  1.0

207  161  192

250  210  235

1.90  1.45  1.75

滤液浑浊PVA为白色硬颗粒

40

3.2  1.5  1.5

217  176  202

260  225  255

2.00  1.50  1.95

 

50

5.5  2.4  3.5

252  221  237

300  265  275

2.40  1.95  2.15

滤液稍清有气泡,PVA稍变色比较软 

60

5.7  3.3  4.5

292  231  340

340  280  285

3.15  2.01  2.41

滤液有泡沫,PVA显表灰白色有弹性、柔软

70

7.5  5.0  4.6

432  350  342

470  350  306

6.01  5.51  5.50

产生大量溶胶块,少量白心胶块

80

8.0       7.5

480       480

500       500

7.35        7.05

产生大量白心胶块和溶胶块,其余大部分溶解为溶胶液。

表1中:(1)A—B—C表示:北京—石家庄—山西三个产地的PVA1799;
    (2)每次浸泡分别取不同产地样品干重40克,用一定温度的定量水配成500毫升,在恒温机械搅拌下浸泡30分钟,测定各项数据;
    (3)因每份试样按比重1.23计算的体积为32.52厘米3, 实际排水体积为38厘 米3左右,所以每份试样颗粒内吸附的空所量约为5.48厘米3,浸泡时总体积减少量即为排队气体量;
    (4)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排除气体量、PVA吸水量和体积膨胀量都成正比例增 加,经过充分的浸泡能使PVA吸入自身重量的8~10倍水,体积也膨胀到干燥时的真实体积的8~10倍;
    (5)60℃30~45分钟的浸泡,是比较理想的浸润——溶胀条件。
    在上述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又在实际生产中(高速搅拌),反复测定了浸润温度时间和溶解效果的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浸泡温度(℃)

浸泡时间(分)

完全溶解需煮搅的时间(分)

溶液含气泡

备    注

20~25

5~10

90~150

很多

原方法

25~30

960

90

稍多

测试一次无浸泡搅拌

45

60~90

60~90

不多

 

60

30~45

15~30

很少

改进后方法

75

30~45

60~90

较多

 

      3、完全醇解级PVA快速溶解的方法

调和桶内放入定量水,PVA搅拌均匀无团块后,开小汽慢慢升温到60℃关汽,搅拌下保温浸润30~45分钟,待PVA全部变成青灰的白色,颗粒充分膨胀并有弹性后,再开大汽升温至沸,继续用小汽煮搅30~45分钟,加水调整粘度或体积,然后取样按“快速检验方法”检验溶解程度,与传统溶解方法相比可缩短三分之二的汽煮时间。
    4、充分溶胀能使PVA快速溶解的机理
    PVA溶解过程若干能自发进行,才能快速均匀地溶解。高聚物能自发进行溶解的条件式为:ΔFM<0而ΔFM=ΔHM-TΔSM(2)

    式中ΔFM——混合自由能变量;
    T——溶解温度;
    ΔHM——混合焓变量;
    ΔSM——混合熵变量。
    PVA溶解时无明显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时的温度也不变,所以上式中焓变ΔH和T可以忽略,这样影响ΔFM值的只有ΔSM值。即熵变ΔS绝对值越大越有利自发溶解。
    根据热力学观点,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分子运动自由程度的变化都与熵变ΔS直接有关。PVA经过充分溶胀之后,大量水分子渗透到PVA结构内部,部分水分子与羟基OH进行缔合,并促使PVA结构体膨胀,结果是高分子间的距离加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分子的自由运动增大,这些因素变化都使熵变ΔS绝对值增加。因熵变值增加能促进PVA溶解的自发进行,故充分溶胀能使PVA快速溶解。
    三、PVA溶解程度的快速检验方法
    在目前一般纺织厂还没有仪器能快速检验PVA溶解程度的情况下,为了及时了解PVA溶解情况,防止因溶解不好造成质量疵点及避免不必要的延长煮搅时间,经实践摸索总结了一个PVA溶解程度的“快速检验方法”如下:
    取需检验的PVA溶液50毫升,倒入500毫升烧杯中,再加入60℃热水,将溶液稀释到2%左右的浓度,搅拌均匀后用量筒取PVA稀溶液20毫升,均匀地倒在双层玻璃板的一侧(如图2所示),同时玻璃板倾斜30℃~45℃并左右摆动,使PVA溶液能均匀地布满所有方格形成薄膜,马上观察任一方角方格内

 

 

     
     图2

有无突起部分,便可以判断PVA溶解程度,无1.0毫米2PVA突起,即可认为已经溶解好;若有,就是还未溶解好。检验操作要在15~30秒内完成,全过程可在3分钟内完成。使用此法测试结果灵敏稳定,缺点是不能直接算出溶解程度百分率数值。
    四、结语
    1、完全醇解级PVA难溶实质是溶解不匀问题,除因PVA颗粒差异大外,溶解前PVA颗粒未能吸足水份充分溶胀也是重要原因。
    2、PVA的溶解必须经浸润——溶胀和溶解——分散两个阶段进行。浸润溶胀的工艺参数以60℃浸泡30~45分钟比较合适。
    3、PVA在浸润溶胀阶段,由于水份的渗透和置换作用,使颗粒内部空隙吸附的大部分气体排出液外,故溶解后的溶液中气泡很少。
    4、在目前纺织厂还没有先进仪器能快速检验PVA溶解程度的情况下,本文介绍的快速检验方法可供生产上试用。
    5、本文提出的PVA溶解法,以浸泡代替部分汽煮时间,不但缩短了煮搅的时间, 而且溶液无胶块和气泡,明显改善了PVA溶液质量,比传统方法节约三分之二的蒸汽和三分之一的时间,可进一步提高使用PVA的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1、  北京有机化工厂研究所编译:《聚乙烯醇的性质与应用》;
    2、  周永元《浆料化学与物理》;
    3、  中山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
    4、  HA卡布咯考夫等编,虑宏正译:《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
    5、  俞振东:《部分醇解级聚乙烯醇溶解时起泡机理的研究

【相关文章】:     农药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结构差异★

                 农药新剂型悬乳剂(SE)的进展
 
                 非水溶剂溶解能力的判断指标
 
                     聚乙烯醇PVA快速溶解与检验方法
 
  最后修改于 2008-06-25 21:47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