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资料
| ||
博客年龄:18年9个月 个人描述QQ:8409873从事方向:农药剂型研发与工程化|高级工程师|简单介绍:本博客部分文章源于本站整理的技术资料,如果您对这些文章感兴趣,如需转载到其他地方,请给个本博客的链接!谢谢!有部分资料文献转载自互联网,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站某些内容有侵权之嫌,请立即通知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免责申明:本站已尽力确保所提供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我们不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呈述。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 各类新闻来源于网上搜集,不代表我们和任何单位的观点。根据网络惯例,在未申明版权所有权享有免责权。 | ||
![]() 日志正文
|
||
种衣剂登记现状及即将登记的热点产品我国种衣剂经过前1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发展平缓的过程,尤其在种衣剂产品登记上表现得比较突出,种衣剂产品已经不是农药登记的热点类别。但对于在种衣剂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来讲,种衣剂产品对公司销量的稳步增长和收益来讲,依然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2023年公布正式登记的种衣剂产品有55个,其中包括2个仅限出口的种衣剂产品。从上图看,近5年种衣剂产品在整个农药产品的登记占比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在登记政策收紧的大环境下,2023年依然保持近5%的占比实属不易。(种衣剂鸟类风险已经成为登记被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登记情况看,花生、小麦和玉米种衣剂产品是主要的登记作物,占比近80%,这与目前种衣剂市场份额基本相符。近两年,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推动了企业在大豆种衣剂上的立项。对水稻种子包衣(拌种)而言,由于播种栽培方式多样,且用种量相对较少,加上南方水稻驱鸟成为拌种的主要痛点的变化,但政策又将驱鸟产品归于农药产品管理,间接地阻碍了部分企业的参与,但从水稻种衣剂市场整体形势来看,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01 小麦种衣剂登记情况 小麦种衣剂登记靶标病害以全蚀病、散黑穗病和根腐病为主,尤其近几年根腐病的登记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但对于目前小麦危害比较严重的茎基腐病国内仅有一个登记产品。虫害则以蚜虫为主,其次为金针虫。 02 花生种衣剂登记情况 花生种衣剂应该算是种衣剂界的一股清流,主要因为:首先,农户对花生拌种后的病虫害防治有明确的诉求,比如花生蛴螬;其次,花生容易出问题,尤其是种衣剂对春花生抗低温烂种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必备功能。所以花生种衣剂相对产品质量比较高,劣质的产品很难生存。花生种衣剂登记靶标病害以根腐病和白绢病为主,根腐病占比较高,但由于近几年花生白绢病的危害加重,白绢病的登记产品越来越多。虫害则以蛴螬为主,噻虫嗪类产品登记防治蚜虫较多。 03 玉米种衣剂登记情况 玉米种衣剂市场主要集中在种业,市场份额较大,但参与种业包衣的企业相对较少。在靶标上主要以茎基腐病和蛴螬为主,这也和目前玉米上这两大病虫危害严重的情况相符。 04 水稻种衣剂登记情况 水稻烂秧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关于精甲霜灵在水稻种衣剂登记上的规范,增加了烂秧病的登记数量。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首次在国内种衣剂登记。虫害则登记蓟马,稻象甲目前国内种衣剂还没有登记产品,未来估计会成为一个水稻重要害虫,值得关注。 05 大豆种衣剂登记情况 大豆种衣剂主要登记防治根腐病,另外蛴螬、大豆根结线虫也是主要的登记靶标。 06 马铃薯种衣剂登记情况 马铃薯种衣剂的使用主要还是以喷沟占比较多,但登记还是以拌种为主。 07 国内首次登记种衣剂的化合物 7.1 氟唑菌酰羟胺 氟唑菌酰羟胺是先正达研发的专利化合物,属于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分子结构新颖、杀菌活性高和广谱等特点。同时,该类杀菌剂与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作用机制不同,不易产生交互抗性。氟唑菌酰羟胺是目前先正达主推产品美甜的有效成分之一。先正达国内种衣剂重点产品如亮盾、酷拉斯、满适金、宝路等国内同质化产品不断蚕食市场份额,专利化合物在种衣剂上的登记有望重振部分市场。 7.2 丙硫菌唑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目前的一个主要病害,通过种子包衣是茎基腐病最经济高效的防治手段。引起小麦茎基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属于镰刀菌,现有适合种子处理且对镰刀菌防效较高的化合物除戊唑醇外并无其他更好的药剂。而丙硫菌唑对镰刀菌的活性较高,丙硫菌唑在小麦上的登记期望能有好的表现。丙硫菌唑国际上种衣剂主要登记配方有: (1)100克/升丙硫菌唑; (2)300克/升丙硫菌唑; (3)480克/升丙硫菌唑; (4)170克/升丙硫菌唑; (5)118克/升丙硫菌唑+氟唑菌苯胺; (6)300克/升丙硫菌唑+噻虫胺; (7)80克/升丙硫菌唑+戊唑醇+氟嘧菌酯; (8)2.35%丙硫菌唑+戊唑醇+甲霜灵; (9)11.1%丙硫菌唑+戊唑醇+甲霜灵; (10)180克/升丙硫菌唑+戊唑醇+氟吡菌酰胺; (11)176.6克/升丙硫菌唑+氟唑菌苯胺+甲霜灵; (12)24.6克/升丙硫菌唑+戊唑醇+甲霜灵; (13)123.4克/升丙硫菌唑+戊唑醇+甲霜灵; (14)217.5克/升丙硫菌唑+氟吡菌酰胺+三唑醇。 08 值得关注和学习的新配方 表1 值得关注的新配方 在种衣剂杀虫化合物中,过专利保护期且适合种子处理的产品目前还是比较少,主流还是以新烟碱类的化合物为主。花生是农户自己拌种普及较早的作物之一,杀虫化合物从吡虫啉时代到毒死蜱时代又到噻虫胺时代,相比毒死蜱,噻虫胺在遇到蛴螬严重发生时效果稍有逊色,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噻虫胺复配氯虫苯甲酰胺针对地下害虫不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氯虫苯甲酰胺+噻虫胺预计未来会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种衣剂组合,在花生、玉米和小麦市场预计会有不俗表现,但极易因鸟类风险被拒,登记有风险。 11%嘧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在水稻拌种、马铃薯喷沟/拌种甚至很多经作上灌根、叶喷上都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将嘧菌酯换成吡唑醚菌酯不仅增加了安全性,而且植物健康作用更加明显。 (来源:平说种衣剂)
最后修改于 2024-01-18 10:16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宠物驱虫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下一篇: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特点及展望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