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6个月
访问:?
文章:2656篇

个人描述

QQ:8409873从事方向:农药剂型研发与工程化|高级工程师|简单介绍:本博客部分文章源于本站整理的技术资料,如果您对这些文章感兴趣,如需转载到其他地方,请给个本博客的链接!谢谢!有部分资料文献转载自互联网,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站某些内容有侵权之嫌,请立即通知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免责申明:本站已尽力确保所提供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我们不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呈述。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 各类新闻来源于网上搜集,不代表我们和任何单位的观点。根据网络惯例,在未申明版权所有权享有免责权。

干悬浮剂DF的“前世今生”

分类:剂型研究
2018-11-26 16:48 阅读(?)评论(0)

界上第一个农药水分散粒剂和干悬浮剂的工业化产品分别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初瑞士先正达生产的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商品名AAtrex Nine-O®)和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75%嗪草酮干悬浮剂(商品名LEXONE®)。

20 世纪80 年代的农药学术会议和发表的论文,就正式提出了水分散粒剂的定义和质量标准。即使在美国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虽采用干悬浮剂之名,但实际上为水分散粒剂。

在1984 年GIFAP(国际农药工业协会)对国际上通用农药剂型名称进行了规范化命名和定义,确定了代码,其中水分散粒剂的代码为WG。

1996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会议,将GIFAP 改名为GCPF,即全球农作物联合会(Global Crop Protection Federation),确定了主要农药剂型类型和代码,也确定水分散粒剂定义,代码为WG(干悬浮剂是水分散粒剂喷雾干燥造粒产品,并把干悬浮剂归入水分散粒剂)。

后来我国业内专家一致认为DF是 WG的造粒方式的一种,农药登记部门也正式对水分散粒剂和干悬浮剂作出规定,根据最新的《GB∕T 19378-2017 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国标规范,固体农药剂型中都统一用水分散粒剂名称而不再用干悬浮剂进行登记。



干悬浮剂(DF)作为水分散粒剂(WG)家族的成员,由于前段工艺采用了湿法研磨,后段工艺采用了造粒烘干,使得该产品既具备了固体可分散颗粒的特征,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⑴ 在水中能快速崩解,分散性和悬浮性好,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70%代森联干悬浮剂、50%醚菌酯干悬浮剂和80%硫磺干悬浮剂,遇水立即崩解,6 s 即分散开来,并迅速形成稳定的悬浮液,无沉淀,不结块,使用时不堵塞喷头。

⑵ 加少量水稀释后,可直接用于飞机或地面微量喷雾,较常规用量喷雾工效提高近百倍。

⑶ 药液粒子足够小,喷施后能均匀附着在作物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辅以良好的黏附展着剂,可增强黏附性能,耐雨水冲刷。一般杀菌剂持效期在5~7 d,但像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防治灰霉病时,其持效期就可长达10~14 d;70%代森联干悬浮剂作为霜霉病和炭疽病的预防性药剂,其持效期也长达10 d以上。

⑷ 药液粒子大小分布合理,这既能保证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又能保证药剂与作物表面能完全接触,药效提高。以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80%硫磺干悬浮剂为例:其为灰褐色小颗粒,稍有特殊气味,比重1.878,pH 6.2~6.5;细度和粒度:99.8%颗粒小于75 μm,润湿性0 s。药剂微粒在水中会崩解成直径为1~10 μm 的小粒子,粒子直径大小比例如下:50%粒子<2 μm,作用迅速,即使在低温下对白粉病也非常有效;40%粒子2~5 μm,在叶片上均匀分布;10%粒子5~8 μm,保证更长的持效期。

⑸ 安全性好,不会像可湿性粉剂那样,粒子较大,在作物局部表面浓度高,产生药害。如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不易产生药害,即使在花期也可使用,而灰霉病往往在花期最易侵染,所以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防治灰霉病具有优势。再如80%硫磺干悬浮剂,使用具有安全和高效的优势,所以比硫磺悬浮剂和硫磺粉剂适用于更多的作物,用于防治白粉病和各种害螨时,用量少而效果却很好。

⑹ 安全环保: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不会发生溶剂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无粉尘,对使用人员安全,也可避免药剂漂移产生的药害问题。

⑺ 无扬尘,不黏附于包装袋,利用更充分,且对操作者及周围环境安全。

⑻ 用水稀释后农药颗粒粒径很小,易在靶标上发挥作用,有高的药效。

⑼ 有2 种使用方法:一种是最常用的,用水稀释(成悬浮液)后进行茎叶喷施,另一种是将干悬浮剂产品拌土,进行撒施(如水田除草剂)。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