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剂型博客:http://pesticide.blog.sohu.com/
通用名称:噻嗪酮;扑虱灵
英文通用名称:buprofezin;
化学名称:2-特丁基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1,3,5-噻二嗪-4-酮;
分子式:C16H23N3OS;
分子量:305.4;
理化性质:外观 白色晶体(工业品为白色至浅黄色晶状粉末)。溶点:104.5-105.5℃。蒸气压:1.25mPa(25℃)。密度:1.18(20℃)。溶解性:水中为9mg/L(20℃),氯仿中520g/L,苯中370g/L,甲苯中320g/L,丙酮中240g/L,乙醇中80g/L,己烷中20g/L(均为25℃)。稳定性 对酸和碱稳定,对光和热稳定。
原药规格: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
扑虱灵≥98%,95%;
干燥减量≤0.3%,0.5%;
酸度(以硫酸计)≤0.1%,0.1%。
制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0%胶悬剂。
通用名称:噻嗪酮;
英文通用名称:buprofezin;
化学名称:2-特丁基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1,3,5-噻二嗪-4-酮;
分 子 式:C16H23N3OS;
分子量:305.4 ;
CAS No:69327-76-0;
原药规格:
外观: 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
扑虱灵 >= 98%, 95%;
干燥减量 <=0.3%, 0.5%;
酸度(以硫酸计) <=0.1%, 0.1%.
制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0%胶悬剂.
应用:本品为对鞘翅目、部分同翅目以及蜱螨目具有持效性杀幼虫活性的杀虫剂。可有效地防治水稻上的大叶蝉科、飞虱科:马铃薯上的大叶蝉科;柑桔、棉花和蔬菜上的粉虱科;柑桔上的蚧科、盾蚧料和粉蚧科。
适用作物:水稻、果树、茶树、蔬菜
防治对象:
本品对同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特效。
施药技术:
●水稻害虫:稻飞虱、叶蝉类,每亩用25%可湿性粉剂20~30g兑水50~75公斤喷雾。
●果树害虫:柑桔矢尖蚧、黑刺粉虱等用25%WP1500~2000倍液喷雾。
●茶树害虫:茶小绿叶蝉用25%可湿粉750~1500倍液喷雾。
●蔬菜害虫:白粉虱等用25%可湿粉1500~2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本品不可用毒土法。
●药液不能直接与白菜、萝卜接触,否则会出现褐斑及绿叶白化等药害症状。
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原药,HG2463.1-93).
最后修改于 2007-11-06 19:02
阅读(
?)
评论(0)编辑删除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