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8个月
访问:?
文章:2658篇

个人描述

QQ:8409873从事方向:农药剂型研发与工程化|高级工程师|简单介绍:本博客部分文章源于本站整理的技术资料,如果您对这些文章感兴趣,如需转载到其他地方,请给个本博客的链接!谢谢!有部分资料文献转载自互联网,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站某些内容有侵权之嫌,请立即通知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免责申明:本站已尽力确保所提供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我们不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呈述。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 各类新闻来源于网上搜集,不代表我们和任何单位的观点。根据网络惯例,在未申明版权所有权享有免责权。

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

分类:问题驿站
2007-09-03 22:54 阅读(?)评论(0)

 

     提高手动施药机械质量,改变喷洒部件单一的现状,促进手动喷雾器的更新换代 喷雾器是雾化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影响农药在作物上的沉积分布。雾滴分布密度是关系到防治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等量的药液,如果雾滴尺寸缩小一半,所得的雾滴数目可增加8倍。
    推行低量施药技术,降低目前的亩施药液量 。 作物叶片表面能够附着的农药雾滴是有限度的,当喷洒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叶片上的细小雾滴会凝聚成大雾滴而滚落、流失,反而使叶片上附着的农药量急剧降低。发达国家的施药液量一般都控制在每公顷100--300升的范围,不到我国单位面积施药液量的1/3,因而流失量极少,农药利用率较高。
    广泛开展施药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科学施药方法 。手动喷雾器采取的是液力雾化方式,高压液体在通过狭小的喷孔后,要经过30厘米以上的距离才能够完全雾化,所以在喷洒农药时,必须保持喷头与作物的距离在30厘米以上,避免将喷头贴近作物表面喷雾。在使用圆锥雾喷头喷洒作业时,应改变沿前进方向左右双侧“Z”字型交叉喷雾习惯,而采取顺风单侧“Z”字型喷雾,保证施药人员所在的区域是无药区。
     同时,应逐步用扇型雾喷头替代圆锥雾喷头,采取单侧平行推进法喷雾,提高农药分布的均匀性。机动喷雾机采取的是气力雾化方式,离喷头越远,雾滴越细,一般水平喷幅在8米以上。在喷洒农药时,要充分利用其有效喷幅,采取飘移叠加法喷雾,提高工效和防效,避免针对性喷雾。作业时,应按照风向确定喷头的指向(喷向)、机手的行走路线(走向)和田间作业的顺序(始向)的原则,使喷向与风向尽量保持一致,机手走向应与风向垂直,如有偏斜,机手可将身体稍斜与其适应,不能顶风作业。从下风口开始作业,保证作业区为无农药区。要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物不同生育期以及病虫害发生部位,灵活掌握喷头的高度和角度。
     目前,广大农民常用的、沿前进方向左右交叉的喷雾方式,会减小喷幅、形成乱流,造成雾滴分布不均匀,而且使整个作业环境都弥漫农药,极易造成施药人民中毒,应尽快改变和避免。

  最后修改于 2007-10-15 17:01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