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资料
| ||
博客年龄:18年8个月 个人描述QQ:8409873从事方向:农药剂型研发与工程化|高级工程师|简单介绍:本博客部分文章源于本站整理的技术资料,如果您对这些文章感兴趣,如需转载到其他地方,请给个本博客的链接!谢谢!有部分资料文献转载自互联网,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站某些内容有侵权之嫌,请立即通知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免责申明:本站已尽力确保所提供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我们不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呈述。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 各类新闻来源于网上搜集,不代表我们和任何单位的观点。根据网络惯例,在未申明版权所有权享有免责权。 | ||
![]() 日志正文
|
||
第一节 农药表面活性剂
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和应用中使用的除原药之外的其他辅助物的总称。 喷雾助剂:指制剂加工时未找到合适的助剂,或不便使用而又需要的助剂,在制剂施用时需要的性能助剂。 表面活性剂(SAA):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在低浓度能在液体或气体表面或其他界面上定向吸附,使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 SAA的基本特征: 1.SAA在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形成单分子膜 2.SAA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可以形成胶束 SAA的化学结构 1.SAA由极性基和非极性基构成,具有不对称结构 2.SAA是两亲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按溶解性:水溶性、油溶性 2、按应用特性:普通性、特殊性 3、根据水溶液中的电离性:非离子型、离子型 4、根据来源分:天然、人工合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 1.水中不电离; 2.溶于水时,疏水基和亲水基在同一分子上,分别起到亲油和亲水作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在酸性、碱性和各种盐介质中比较稳定 2.可与离子型挤不同非离子型单体组合,不会沉淀,失效,对硬水普遍不敏感,在水温适应性。热稳定性、耐气候性、和贮运安全性比较好,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很强 3.结构有很好的可变性 4.毒性低,对生态安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可变性 1.亲油基结构变化 2.环氧乙烷加成数目和位置的变化 3.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加成数目和位置差异 4.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丁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在分子中的重量和相对位置的变化 5.其他亲水基结构和位置的变化 6.端羟基和(或)其他反应活性基的存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醚型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等 农乳300 农乳600 农乳1600 酯型: 脂肪酸酯类、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脂肪胺、脂肪酰胺环氧乙烷加成物 消泡剂GP、吐温系列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 ? 由离子性的亲水基团和油溶性的亲油集团组成。 ? 助剂功能主要由带负电荷离子实现。 ? 可单独使用,但一般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 ? 对硬水、水温适应性好,热稳定性、耐气候性较好。 ? 毒性低,对人畜和生态环境较安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应变性 1.亲油基结构变化 2.亲水基结构及在分子中位置的变化 3.某些非离子作中间体合成具有非离子性的阴离子 4.阴离子种类和数目的变化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类——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性质:由阳离子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部分。大部分是油溶性的,可与非离子单体及不同阳离子单体组合使用,一般不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连用,很少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连用。 分类:季胺盐和高级烷基胺基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性质:属于两性表面活性剂,其正电荷中心N原子是季铵基团中的N原子,表现强碱性。 主要类别: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 磷脂类两性表面活性剂 特殊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量在2000u以上: 非离子型:农乳700 阴离子型:SOPA、分散剂M-9 生物表面活性剂:由细菌、真菌、酵母等多种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剂特征的化合物。 特性:乳化、破乳、起泡、展布及润湿等性能。易降解,无毒性,环境安全。 主要类别: 糖脂系、酰基缩氨酸系、磷脂系、脂肪酸系和高分子生物表面活性剂。 天然产物表面活性剂:皂素;亚硫酸纸浆废液;动物肥料水解物。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得基本概念和性能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在一定温度和硬度的水溶液中,用来度量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所具有的综合亲水亲油效应的数值。 注:在其他条件下,表现出的这种综合亲水亲油效应的量度称为表面活性剂的有效HLB值,可高于或低于本身的HLB值。 ? 表面活性剂HLB值和基本性能的关系 表面活性剂HLB值 可得出 浊点、浊数、水数、酚值 用途 HLB 用途 HLB 用途 HLB 消泡剂 1.5~3 润湿剂 7~9 洗涤剂 13~15 W/O乳化剂3.5~6 O/W乳化剂8~18 增溶剂 15~18 表面活性剂作为农药助剂的条件 1.易于农药制剂加工,有助于发挥药效。 2.实际使用中对作物安全,对人畜生态系统毒性小,对天敌安全,无害。 3.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失效。 4.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第二节 农药乳化剂 一、基本概念和性能要求 1.基本概念 农药乳化剂:是制备农药乳状液并且赋予它一个最低的稳定度所用的物质。 农药乳状液:是一个多相体系,其中至少有一种液体以液珠的形式分散于一个不和它混合的液体当中,液珠的直径一般大于0.1µm,此种体系具有一个最低的稳定度,这个稳定度可因有SAA或固体粉末的存在而大大增加。 2.农药乳化剂的性能要求 ⑴乳化性能好,适用农药品种多,用量少; ⑵与原药、溶剂及其他组分有良好互溶性,不分层、不结晶、不沉淀; ⑶对水质硬度、水温、稀释液的有效成分浓度,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 ⑷黏度低,流动性好,闪点较高,生产管理和使用方便、安全; ⑸有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有效期。 二、主要乳化剂单体及特性 农药乳化剂有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离子。 非离子乳化剂品种:分为醚型、酯型、端羟基封闭型和其他结构四部分。 1.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适用于多种农药乳化剂。 (1)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简称OP) 产品型号 HLB 产品型号 HLB OP -3 4~5 OP-6 10.3 OP -10 13.2 OP -20 16.0 OP -30 17.1 (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简称NP) 产品型号 HLB NP-4 8.1 NP-7 10.8 NP-9 12.6 NP-10 13.3 NP-15 15.1 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最适用于有机磷农药乳化剂) (1)二苄基酚、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BP) (2)二苄基枯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BC) 产品型号 HLB 产品型号 HLB BC-9 10.2 BC-16 12.8 BC-17 13.1 BC-19 13.6 BC- 21 14.1 BC-25 14.8 非离子乳化剂 3.本乙烯基聚氧乙烯醚(最适合有机磷农药乳化剂) (1)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号) EO 加成数 HLB 20~21 13.8 24~25 14.5 30~31 15.3 (2)二苯乙烯基枯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BS) (3)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农乳1601号(EPE型):亲水性强,配成乳油在水温较高时稳定性较好。 1602号(PEP型)和 宁乳32号(PEP型):亲油性强,配成的乳油在水温比较低时乳化性能和乳液稳定性仍较好。 4.蓖麻油聚氧乙烯醚:适用于多种农药乳化剂 产品型号 HLB By –10 6.8 By –20 10.4 By –30 12.1 By –40 13.4 By –80 16.2 By -90 16.6 5.其他非离子型乳化剂 (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农乳200号)HLB 10.0~16.0。 (2)肪醇酸聚氧乙烯酯:硬脂酸和油酸聚氧乙烯酯HLB 值9.5~10.0,常用作W/O型乳化剂。 (3)脂肪胺聚氧乙烯醚:除做乳化剂外,还可以做分散剂、悬浮剂和稳定剂等。 非离子乳化剂 (4)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6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80)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T-60、T-80)。 S-60 、S-80 HLB值分别为4.7和4.3,多用作W/O 型乳化剂。 T-60、T-80HLB值分别为14.8、15.0,常用作O/W 型乳化剂。 (二)阴离子乳化剂 主要阴离子乳化剂品种 1.烷基苯磺酸盐:农乳500号(DBS-Ca)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应用最广、效果最好。 烷基为直链称软型钙盐:良好乳化性能,成份复杂,与非离子互溶性差,易出现混浊,一般要加入极性乳剂。 烷基为支链称硬型钙盐:良好的乳化性能,与非离子乳化剂有很好的互溶性,配制的乳油热稳定性好。 (三)复配乳化剂和质量控制 1.定义:对给定的应用目的而专门设计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单体,经过一定加工工艺制得的复合物,可以含有乳化剂单体以外的必要辅助组分。 2.组成:除乳化剂外还有溶剂和稳定剂。 溶剂:主要起稀释作用、改善产品流动性和外观,也有作为稳定剂存在的。 稳定剂:作为化学稳定剂的醇类(一元醇和二元醇)用量一般为0.1%~5%;物理稳定剂SAB-2 ,是变性的乳化剂单体。 3.复配乳化剂的分类: 按复配剂组成有两种形式:一类表面活性剂组成和两类表面活性剂组成。 按用途分:专用性乳化剂;成对性乳化剂和泛用性乳化剂。 4.复配乳化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1)给定乳化剂用量和乳化性能试验,考察不同农药种类、品种、规格的乳化性能及水平。 (2)给定乳化剂用量和试验配方原药、溶剂等条件以及乳化试验条件(如水质硬度、稀释倍数、相同的乳液稳定时间),考察乳化剂在各种温度下乳化性能,或乳化剂比例可调范围。 (四)农药乳化剂的选择原则 1.农药乳化剂方式: (1)直接乳化法:直接将乳化剂加入液态原药中,如无溶剂的高浓度乳油。 (2)间接乳化法:将乳化剂加入原药-溶剂的混合物中。 (3)原药表面活性剂化:原药本身具有表面活性剂功能。 2.乳化剂的选择方法 (1)HLB法: 基本点: A. 每个乳化剂(单体或复配物)都有一个特定的HLB值范围; (1)HLB法: 基本点: B.农药乳状液,油/水(O/W)型需要的乳化剂HLB值通常在8~18之间,水/油(W/O)型需要的乳化剂在3.5~6之间; C.被乳化系统(农药和农药-溶剂系统)HLB值与所选乳化剂系统HLB值等值时,通常可获得最佳乳化效果,具有最佳稳定性。 (2)结构相似法:选择亲油基组成与被乳化物组成相似的乳化剂。基本点是被乳化物与乳化剂的亲油基有足够的亲合性,相容性。 (3)乳化试验法:最基础的方法,考虑因素:原药种类、基本物化性质和制剂含量;使用溶剂种类、性质和用量;制剂乳油的质量规格和应用条件,其他特殊要求。 五、应用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层沉淀问题 2.流动性问题 3.低温和高温乳化剂 4.化学稳定性乳化剂 5.高浓度乳油用乳化剂 6.农药-化肥联用时的乳化剂 7.泛用型除草乳化剂 8.含水乳油用乳化剂 第三节 农药分散剂 一、农药分散剂的基本概念和性能要求 (一)基本概念 分散剂:是一类加到固体在液体的悬浮体或液体在液体中的悬浮体时,可以分离各别的悬浮微粒的物质。美国农药控制协会联合会定义:分散剂是能够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 (二)性能要求 1.使产品有良好流动性,不结块; 2.有一定润湿性和分散悬浮性; 3.贮存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4.制剂良好稀释性与其他剂型产品相容性; 5.适度起泡性; 6.适应加工工艺以及一般助剂要求。 二、农药分散剂的分类和种类 (一)水介质中的分散剂 1.阴离子型分散剂 (1)烷基萘磺酸盐:钠盐为主,分单烷基和双烷基萘磺酸盐。 (2)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 (3)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4)烷基或芳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FM、CNF。 (5)甲酚磺酸、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S。 (6)石油磺酸钠。 (7)烷基苯磺酸钙盐及其他盐。 (8)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盐。 (9)有机磷酸酯类。 (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 (11)木质素磺酸盐。 2.非阴离子型分散剂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酰胺聚氧乙烯醚等 (二)有机介质中的分散剂 (1)用于无机粒子的分散剂:脂肪酸钠盐。 (2)用于有机粒子的分散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三、分散剂的特性和质量控制 (一)分散单体性能及控制 1.萘磺酸甲醛缩合物Ⅰ和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Ⅱ: (1)产品中各组分分子结构、分子量不同,所占比例不同,产品分散性能有强烈影响,NNO ; 1.萘磺酸甲醛缩合物Ⅰ和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Ⅱ: (2)产品中磺酸位置不同,分散性能也不同,MF ; (3)甲基萘磺酸异构体的分布,除与磺化有关,采用浓硫酸时,主要取决于原料组成和磺化温度与时间。 三、分散剂的特性和质量控制 2.木质素磺酸盐 特性: (1)与各类化学农药都有很好的相容性; (2)在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许多场合都能发挥好的分散效果和具有一定润湿性,受限制少; (3)价格低。 控制: 目前分散剂用的木质素磺酸盐都来自造纸工业中亚硫酸盐法和牛皮纸浆法的副产品。 (1)牛皮纸浆木质素的分子量较低,酚羟基及羧基含量较高,亚硫酸盐法则相反. (2)牛皮纸浆木质素的溶解参数能通过改性有广阔的范围,亚硫酸盐木质素溶解度基本固定; (3)木质素中的酚类是有益基团,是热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 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 (1)分散性能随缩和聚合度增大而增强。 (2)合成工艺技术路线不同,产品分散性能也不同。 (二)分散剂复配物性能及控制 分散剂复合物的性能是通过制剂配方设计来评定考核的,是助剂研究和制剂开发的中心环节。 四、固态分散剂的选择原则 1.分散能力强的表面活性剂 2.高分子分散剂 3.分散能力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结构特性,必然与其HLB值相关 4.非极性固体农药,宜选非离子分散剂或弱极性离子分散剂 5.化学结构相似原理 6.分散剂协同效应的应用 7.分散剂的掺和性 五、分散剂应用技术注意问题 1.润湿分散剂的用量 最适润湿分散剂用量,2%以内 2.粒子大小的最佳范围 最佳生物防效的最佳粒径 3.好的润湿性却有低悬浮率 粒度不合格,粗粒子过多;润湿剂用量过多,或润湿剂、分散剂搭配不当;分散剂用量或品种不当,或润湿分散系统不当 4.性能测定时间 24h老化时间 第四节 润湿剂和渗透剂 一、润湿剂渗透剂的性能要求和作用 (一)基本概念 1、润湿剂:是一类能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或增加对固体表面的润湿和扩展的物质。 第四节 润湿剂和渗透剂 2、渗透剂:是一类能够促进农药组分渗透进入处理对象如植物和其他有害生物内部的润湿剂。 3.再润湿剂:能预先附着在干制剂表面,干燥后再遇水(或其他液体)时能显示润湿性能的助剂。 润湿效率:又称润湿力,表示在液体中100%润湿处理叶面所必须的最低表面活性剂平衡浓度,用%W/V(质量/体积)表示。 平衡浓度值越低,表示润湿效率愈高,润湿性能越好。 (二)润湿剂与渗透剂的作用本质 润湿剂的作用:加速固液界面接触和增加接触面积 渗透剂作用:增加和促进液体进入固体内部 (三)结构与性能关系 1、亲水基小,疏水基大,非离子型而不是离子型的亲水基; 2、支链结构对表面张力降低有效; 3、支链化高的分子较小的SAA是水介质的优良润湿剂; 4、烷基苯系列中,具有最高润湿力的是烷基碳氢链较短者,尤其是末端有甲基较多者润湿力大,碱金属盐润湿力较好,碱土金属分散性能乳化性能较好; 5、亲水基处在亲油基链中央者一般润湿渗透力强; 6、短链离子型SAA是有效润湿剂,常用于含盐溶液中; 7、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受亲油基结构和亲水基链大小和位置影响; 8、在应用时,润湿剂受添加剂种类的影响。 9、引入第二个亲水基后分子的湿润性会减弱 二、主要品种和质量控制 (一)主要品种 1、天然润湿剂和渗透剂 主要用于可湿性粉剂、乳粉、粒剂、乳油等 皂素:溶于水,不溶于苯、氯仿和醚 亚硫酸纸浆废液:木质素磺酸盐 动物废料的水解物:易溶于水,具有保护胶体和乳化的性能 2、合成农药润湿剂和渗透剂 (1)阴离子润湿剂和渗透剂 脂肪酸硫酸盐:月桂醇硫酸钠 α-烯烃磺酸盐:钠盐常用WP、DP加工 烷基苯磺酸碱金属盐和胺盐:渗透剂T (2)非离子润湿剂渗透剂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分散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应用最广泛的一大类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主要用于水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等 (3)阳离子润湿剂渗透剂 对作物叶片和昆虫体表渗透性强,是一类新开发的农药助剂。 (二)质量控制 润湿剂渗透剂单体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合成工艺,按照应用时对结构的要求或预测来掌握生产工艺条件。 反应条件、原料结构、规格、比例等。 三、农药润湿剂渗透剂 应用技术 1、制剂配方:WP配方主要通过实践经验和配方筛选来确定 2、复合助剂:水剂一般加入复合制剂 3、农药应用技术:喷雾助剂 4、农药活性成分 注:润湿渗透剂专一性,盲目提高会产生药害。 第四节 农药溶剂和助溶剂 一、基本概念、作用和性能要求 (一)基本概念: 1.农药溶剂:是用来溶解和稀释农药有效组分的液体化合物。包括农药制剂加工及应用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液体稀释剂或载体。 2.助溶剂:又称共溶剂具有特殊作用的辅助性溶剂。 (二)基本作用 1.溶解和稀释农药活性组分,调整制剂含量; 2.增强和改善制剂加工性能,如流动性等; 3.赋予制剂特殊性能; 4.制备增效的或具特定性能的液体制剂,复合制剂,增强制剂展布、润湿和渗透作用,有利于药效发挥; 5.提高农药制剂稳定性。 (三)基本性能 1.溶解能力好,首先对制剂活性组分(原药)有好的溶解性; 2.与制剂其他组分的相容性好,不分层,不沉淀,低温不析出结晶,不与原药发生不利的化学反应; 3.挥发性适中,闪点不低于26.7℃,特殊制剂有特殊要求; 4.对植物无药害,对环境安全。 5.对人畜毒性低,低刺激性或无刺激性; 6.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或悬浮液。 二、主要农药溶剂品种和特性 (一)主要品种 1.常规溶剂 芳烃类:苯、二甲苯、甲苯、萘等; 脂肪烃、脂环烃:煤油、白汽油、柴油等; 醇类:一元醇、多元醇等; 酯类:蓖麻油甲酯、醋酸甲酯等; 醚类:单醚等 卤代烷烃、植物油、混合溶剂等 2.特种溶剂 特种溶剂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特殊理化性能,并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农药制剂加工的溶剂。 主要有:酮类、醚类 (二)主要农药溶剂性能及要求 1.农药溶剂的性能比较 农药制剂加工和应用技术中注重的是溶解性、挥发性、黏度和药害,下表是几种常用溶剂的比较。 二、主要农药溶剂品种和特性 溶剂类型 溶解性 挥发性 黏度 药害 混合二甲苯 好 高 低 低 高沸点芳烃 好 低 低 高 烷烃(煤油、柴油) 差 中等 低 低 较高沸点醇(壬醇) 中等 中等 低 高 酮(环己酮) 好 高 低 中等 植物油(棉籽油) 差 低 高 低 乙二醇醚和乙二醇 中等 低 低 低 特种溶剂DMF 好 高 低 低 特种溶剂异佛尔酮 好 低 低 低 2.芳烃类二甲苯型溶剂:使用最多,二甲苯型溶剂最重要,应用最广。 3.重芳烃和C9 、C10 芳烃溶剂:石油炼制铂重整抽提较低沸点物苯、甲苯和二甲苯后的釜底物,称重芳烃,以三甲苯为主,又称C9 芳烃。 4.柴油芳烃和轻柴油芳烃 5.对人眼和皮肤低刺激性溶剂 6.特种溶剂:超低容量制剂、静电喷雾制剂 三、农药溶剂和助溶剂的应用技术 (一)农药溶剂在使用技术中的作用 1.改善和提高使用时在水中的分散度,利于均匀施药; 2.增加或改变农药的使用途径; 3.降低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减轻或消除臭味; 4.减轻对植物可能引起的药害,提高使用安全系数; 5.控制或延缓喷施雾粒的过快蒸发,减少农药漂移和污染; 6.增强制剂的展布润湿和渗透,利于药效发挥。 (二)在常规乳油加工中选用溶剂的注意事项 1.溶剂的亲脂亲水性会对乳化剂的用量有不同的要求 2.溶剂品种和性能规格也是影响制剂性能的因素之一 溶剂的亲脂亲水性会对乳化剂的用量有不同的要求: 亲水(亲油)性强的溶剂—— 亲油性乳化剂比例调低(高) ; 亲水性乳化剂比例调高 (低) (三)特种乳油加工中的应用 1.植物油浓缩物:喷雾助剂 2.机油乳剂:机油溶剂和乳化剂 3.ULV 4. 控制液滴技术(CAD)制剂 5.静电喷雾制剂:电阻率溶剂 6.农药-液体化肥复合乳油 (四)农药制剂改性中的应用 改善农药制剂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如降低或改善制剂的黏度、气味、毒性、与水的互溶性、增效、提高使用质量等,筛选的溶剂和助溶剂。 (五)农药助溶剂在农药制剂加工 中的应用技术 1.乳油用助溶剂 为了提高乳油低温稳定性和制剂浓度,降低成本而专门选用的少量组分。 40%乐果选用甲醇、甲酚、乙腈和丙酮等做为助溶剂 2.乳化剂用助溶剂 为了减少和消除非/阴离子复配乳化剂及其配制的乳油存放时分层、沉淀及生成絮状物,一般在生产复配乳化剂时加入适当的助溶剂。 二甲基甲酰胺3%~5%可以消除农乳656、657、1656、1657型乳化剂中的沉淀和絮状物。 5%~10%乙腈做助溶剂可以值得流动性好和透明的非/阴离子复配乳化剂。 第五节 农药载体 一、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 1.农药载体:指农药制剂中荷载或稀释农药的惰性物质。 2.主要作用:吸附作用;稀释作用;增稠作用;流动作用。 二、载体类别、品种及特性 按载体组成和结构分:无机载体;有机载体。 按来源分:矿物类;植物类和合成类。 1.类别 (1)矿物类:元素类、硅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氧化物类、磷酸盐类、未定性的浮石等 (2)植物类:玉米棒芯、谷壳粉、锯末等 (3)合成载体:沉淀碳酸钙无机物和一些有机物等 2.载体特性 具有网孔结构或片状/层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对农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 三、主要载体的结构、特性及应用 1.硅藻土:假密度小、比重小、微孔多、孔隙率大和吸附能力强,可用作加工成高含量粉剂的载体,适用于将液体农药加工成高含量的粉剂的载体,或和吸附容量小的载体配伍作为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复合载体,以调节制剂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能。 2.凹凸棒石黏土 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强,具有增稠性,可广泛作为高含量农药粉剂的载体和颗粒剂的基质,以及悬浮剂的增稠剂。 3.膨润土 主要成分是蒙脱石,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强,能在水中吸附大量水分子而膨裂成极细的粒子形成稳定的悬浮液,适宜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的载体以及悬浮剂的分散剂和增稠剂等。 纯度高、含沙量低、吸附性能强,FeO和Fe2O3含量低。 膨润土产品的加工 膨润土产品分为天然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天然膨润土提纯方法有干法和湿法。 改性膨润土加工是通过离子置换将钙基 膨润土加工成钠基膨润土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活性白土,或通过加入有机覆盖剂将钠基膨润土中蒙脱石晶格间的钠离子置换成有机膨润土。 4.海泡石 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度,适宜用作高含量的粉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的载体,其加工的制剂抗硬水,也可作为水面漂浮粒剂的加工载体和低浓度粉剂的载体。 5.高岭土和陶土 高岭土的表面积、孔隙率和吸附容量较小,不宜作液体农药或高粘度农药可湿性粉剂或高含量粉剂的载体,只做低含量或中等含量粉剂的载体,有时也做颗粒剂的载体。 吸附能力高、含沙量少的陶土可以做为可湿性粉剂的载体。 6.合成载体 (1)白炭黑:水和二氧化硅,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分散性好,适宜于可湿性粉剂和高含量粉剂的载体。成本高。 (2)轻质碳酸钙:可作为可湿性粉剂的载体或改性处理作高含量可溶性粉剂的载体。 7.植物类载体 锯末粉、稻壳、烟草粉、玉米芯、木质素等 8.复合载体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载体配合而成的载体称为复合载体。 利用每种载体的特性,用途不同根据需要使用复配载体。 8.复合载体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载体配合而成的载体称为复合载体。 利用每种载体的特性,用途不同根据需要使用复配载体。 四、载体和粉剂的相配伍性 (一)原药的种类 1.氯代烃类农药 化学性质稳定,适用载体广,只要求物理性能的配伍性,如流动性、分散性、易粉碎、吸湿性小等。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性能比较稳定,载体易选择,只要求流动性、分散性好,易粉碎,吸湿性小。 3.菊酯类农药 大多加工成乳油。加工成干制剂时要选择酸性载体,和物理性能配伍的载体。 4.有机磷农药 本身不稳定,选用矿物载体的时,往往能加速有效成分分解。选用的载体与有效成分的化学配伍性尤为突出。吸水率小、阳离子交换容量小、Fe2O3含量低、表面酸度在3.3左右,及晶形结构紧密的载体较好. (二)原药的性能 1.稳定性好的原药,选择物理性能好的就可以,可选择的载体广;原药自身不稳定,还要选择活性小的载体(滑石粉)与之配伍。 2.蒸汽压高、易挥发的农药应选择吸附性能强的载体,减少挥发损失,延长持效期。 3.易光解的农药应选择具有微孔结构的载体与之配伍,缓慢释放,减少光解损失,延长持效期。 4.固体和高熔点原药一般易于选择载体,液体原药和低熔点原药选择吸附性能强的载体。 5.水溶性好的农药加工成粉剂,应选择吸附性较强的载体。 ————本帖来自中国农资联盟农资人论坛,如有转载,请注明
最后修改于 2013-04-10 22:19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