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9年1个月
访问:?
文章:2669篇

个人描述

QQ:8409873从事方向:农药剂型研发与工程化|高级工程师|简单介绍:本博客部分文章源于本站整理的技术资料,如果您对这些文章感兴趣,如需转载到其他地方,请给个本博客的链接!谢谢!有部分资料文献转载自互联网,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站某些内容有侵权之嫌,请立即通知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免责申明:本站已尽力确保所提供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我们不作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呈述。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 各类新闻来源于网上搜集,不代表我们和任何单位的观点。根据网络惯例,在未申明版权所有权享有免责权。

吡蚜酮水分散粒剂WG含量的问题?

2013-10-20 21:32 阅读(?)评论(0)
整理源于论坛讨论
 
问:目前市场山的吡蚜酮50%水分散粒剂含量都不足,自己做小试娿试过了,水分含量很高,并且很难控制下来,并且热储后质量变差,应该怎么解决?是配方的问题导致含水量很高,还是什么原因呢?为了保证含量应该怎么解决?多投原药?
 
答:
  1.这个产品如果含水量低了以后性能会变差,所以现在折中的解决方案是制剂含水量在7%,原药高投,产出量会增加,核心原药收率不会低,如果水分要求不严的话这个方法可取。
    2.含量低主要是干燥过程中水分很难干燥,原药吸水性也很强。如果强制干燥,那出来的粒子和小石子一样,崩解也下降很多。
    3. 农药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配方开发的难点在于:
   A.吡蚜酮造粒容易发粘,造粒困难,物料易发热。
   B.难以干燥。按照常规方法干燥后,吡蚜酮粒子含水量常常大于6%,因此吡蚜酮含量不足,影响药效。
   C.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难以崩解。用量筒上下颠倒法测定,多数厂家的吡蚜酮粒剂崩解次数大于15次。其表现是在水中难以崩解分散。
   D.吡蚜酮水分散粒剂一般悬浮率比较低。
      4.为什么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的复配制剂,含量更高,但是性能没有下降,这个原因是值得借鉴的,不是因为复配难度降低,而是烯啶虫胺有很强的吸湿性,在固体颗粒中有效的吸住一定的水分,不至于让吡蚜酮过干燥变得粒子像脱水后的石膏那样硬化,难以崩解的现象。所以如何有效让吡蚜酮的水分散粒剂在干燥时有效烘干,同时又将一定必须的水分有效吸附是一个技巧性的,使用一些填料很讲究!
     5.欢迎各家助剂公司打擂,退出性能优异的产品配方。
  最后修改于 2013-10-21 23:29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